中国典型岩溶地貌景观数据集
中国岩溶地区分布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/3;按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计,可达340多万平方公里。其中,以滇、黔、桂为主体的我国西南岩溶区最为重要,其碳酸盐岩总沉积厚度在一万米以上,几乎分布于各个地质时代。分布面积广大的碳酸盐岩构成我国岩溶地貌形成的雄厚物质基础。我国西南岩溶区是“老、少、边、穷”的石山地区,我国北方岩溶区则大量分布能源基地。岩溶景观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,对于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。
中国岩溶地貌景观是所有各类岩溶景观中演化最充分的类型,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。2010年,中国地质科学院启动建设的中国典型岩溶地貌景观数据库,设计收录我国典型岩溶地貌景观地200处,内容包括景观地岩溶地质背景简介及相关图片,并形成中国岩溶地貌景观地分布图(ARCGIS格式)。该基于该数据库形成的数据服务产品分为两类:网络在线数据产品和离线数据产品。
请在线浏览:
1)中国岩溶地貌景观分布图 (ARCGIS版)
2)典型岩溶地貌景观地子集,包括:
-
峰林峰丛地貌景观:桂林阳朔葡萄峰林平原,桂林雁山峰丛洼地,贵州兴义万峰林峰丛洼地,云南普者黑、广西大化七百弄峰丛、柳州英山峰林。
-
石林地貌景观:云南路南石林,湖南古丈红石林,四川兴文石林,广西贺州玉石林、福建永安鳞隐石林。
-
石柱林地貌景观:湖北清江石柱林,河南关山,涞源白石山。
-
天生桥地貌景观:重庆武隆天生三桥,广西凤山江洲天生桥,广西布柳河天生桥、广西鹿寨香桥岩天生桥。
-
岩溶峡谷地貌景观:长江三峡,漓江峡谷,湖北清江峡谷,重庆奉节地缝式峡谷,台湾太鲁阁峡谷,太行山峡谷、乌江(或芙蓉江)峡谷。
-
与生物有关的岩溶地貌景观地:贵州荔波,广西弄岗,安县生物礁。
-
与文化有关的岩溶地貌景观地:龙门石窟,中国猿人洞,广西花山岩壁画、桂林甑皮岩。
-
名山和象形山石地貌景观地:桂林象鼻山,安徽琅琊山,浙江金华北山。
-
岩溶湿地(湖泊水库)地貌景观地:贵州草海,桂林西塘,广西临桂会仙湿地;贵州红枫湖。
-
岩溶大泉地貌景观地:娘子关泉,趵突泉,晋祠泉。
-
重要洞穴地貌景观地:贵州织金洞、重庆芙蓉洞、武隆竖井群、贵州双河洞、北京石花洞、凤山江洲洞、湖北腾龙洞、丰都雪玉洞、广西巴马水晶宫。
-
地下河地貌景观地:广西地苏地下河、广西坡心(月)地下河、广西百朗地下河。
-
岩溶天坑(群)地貌景观地:重庆奉节小寨天坑、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、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群、凤山三门海天窗群。